传华为OLED驱动芯片已完成试产 最快年底量产交付
来源:
芯智讯
日期:2021-07-19
责编:
殷绪江
早在2020年8月,业内就有传闻称,华为消费者业务已成立专门部门做显示屏幕驱动芯片,并且海思首款OLED驱动芯片在2019年年底就已成功流片。近日,据金融时报及IT之家报道,华为自研的OLED屏幕驱动芯片已完成试产,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之后即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中。
另据集微网报道,华为海思首款柔性 OLED 驱动芯片采用 40nm 制程工艺,计划明年上半年量产,月产能200~300 片晶圆,样品已经送给京东方、华为、荣耀测试。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厂商的力推和OLED面板成本的持续降低,目前OLED面板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中端及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OLED手机面板的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据市场研究机构群智谘询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在去年第4季度及今年第1 季度,均超越了LTPS液晶面板,预估2023年全球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将超过45%。

在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同时,以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为代表的国产OLED手机面板厂商的出货量及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京东方的OLED屏还成功进入了苹果iPhone供应链。
对于OLED屏来说,驱动芯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件,特别是当手机屏幕变大、分辨率更高之后,对于驱动芯片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加入更多压缩和处理的技术,OLED驱动芯片的准入门槛也会随之提高。目前,在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主要被韩国及台湾厂商所垄断,
根据Omida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三星电子占据了全球50.4%的OLED驱动芯片市场,另外三家韩国厂商Magnachip、Silicinworks、Anapass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2%、2.7%、2.4%。也就是说,前四家韩国占据了近90%的市场。另外台湾的联咏和瑞鼎科技则分别占据了7.8%和2.4%的市场。中国大陆的中颖电子和吉迪思随有推出自己OLED驱动芯片,但是市场份额极低。
相比之下,在OLED手机市场,大陆手机厂商则占据了至少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根据Omdia 预计,今年国产 OLED面板出货有望突破 1 亿片。这对于OLED驱动芯片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
因此,国内在OLED驱动芯片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急需解决。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缺芯大潮之下,显示驱动芯片缺货更是严重,严重制约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OLED驱动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急需加速。
华为海思的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推出,意义重大。凭借华为自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友商京东方及荣耀的支持,有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另外,目前华为的这款40nm的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试产,似乎也意味着国内去美化的40nm产线已经顺利实现。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头部的OLED驱动芯片厂商的产品都已经开始由40nm转向了更为先进的28nm工艺,这也使得华为的40nmOLED驱动芯片在后续的市场竞争当中或将处于劣势。此外,华为手机的竞争对手们,恐怕也难以选择华为的OLED驱动芯片。这也制约了华为OLED驱动芯片在市场上的开拓。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