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中也需更为规范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2020-11-04
责编:
殷绪江
今年“双11”电商促销预售第一天,仅10分钟,淘宝直播的销售额就已超过去年全天,有两位主播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破亿。在美妆领域,有12个单品直播1小时成交过亿元。直播带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直播带货兴起于2016年,短短几年时间,这种用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展示、讲解、销售商品的新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交易受到冲击,“直播间”被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民主播叫卖自产果蔬,企业家为自家产品站台。直播带货让供需快速对接,有效地推动了消费复苏。
然而,直播带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接受与直播相关的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其中与直播带货相关的占比近六成,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不过关、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售后退换货难以保障等。
直播带货涉及众多消费者,将直播带货纳入有效监管的呼声越来越大。不久前向社会征求意见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时回应市场呼声,明确直播带货要以显著方式展示实际经营主体、售后服务等信息。即使个人上网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也要公示实际地址、联系方式。同时,直播带货必须提供回看功能,如果主播涉嫌虚假宣传,将留下确凿证据。这些新规定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维权的难度,有助于直播带货规范化经营。
将直播带货纳入有效监管,还须抓住平台这个“牛鼻子”。前三季度,与直播相关的投诉举报共涉及8079家企业,排名前五位的均为较大的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规范直播带货首先应从这些平台着手。《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平台应建立检查监控制度。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这一要求,特别是要明确平台应建立哪些检查监控制度。
此外,鼓励商家自播,让产销直接对接,也能更好地规范直播带货。目前,企业请知名主播直播带货,需要不菲的费用,成本高且分成环节复杂,不少企业赔本赚吆喝,不可持续。如果商家自播,直接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能省去中间环节,更多让利给消费者,同时消费者售后维权也更为直接、高效,避免一些主播、直播平台、商家之间推诿扯皮。
在做到有效监管的同时,也应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为直播带货等网络交易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合理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更为规范的直播带货会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改善消费者体验,从而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激发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