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环球  >> 查看详情

高考作文“通关” AI写作从秀技转入商业布局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2022-06-20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人的劳动,重复性劳动易被取代,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应被取代,但创意工作很难被取代,因为我们对人的灵感是难以建模的。

  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公布后,以百度数字人度晓晓为代表的各路人工智能开启了线下答题模式,上演了一场AI才艺团体秀。

  人与技术、机器从未如此紧密地关联,当人工智能与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写作机器人的加入给文学创作领域添加了更多的想象力。

  但是,随着AI写作的商业化大门越开越大,自从尝试文本创作就被舆论场视为闯入者的AI,真的有能力和职业写作者一较高下吗?

  度晓晓的高考作文得了48分

  AI写作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受训练数据、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写作风格各有不同。

  AI是怎么写作的?

  百度技术人员介绍,AI写作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多项AI技术,进行文本的自动化分析、处理和加工,从而生成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

  将AI应用于文字创作早已不算新鲜事,随着文本生成能力上的大幅度提升,AI写作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创作形式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早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领域是诗歌创作,虽然初期作品难免粗糙,但是人工智能生成短文本的能力已可圈可点。

  2017年,与AI写作有关的两件事刷屏。

  这一年,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孙茂松教授带领团队开发的“九歌”中文诗歌自动生成系统,登上央视大型科技类挑战节目《机智过人》第一季的舞台,与当代优秀青年诗人同台竞技。对话式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也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AI写的都是结构较为固定的短文本。直到2020年,强大的语言模型GPT-3出现,这一局面才被打破,依托这个模型,AI在模仿写作和逻辑推演上有了较为让人满意的表现,AI长文本创作开始取得长足进步。

  即便如此,高考作文这类长文本写作对AI的挑战依然很大。

  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申怡老师曾担任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她为度晓晓的作文打了48分,从历年情况看,获得48分及以上作文成绩的考生不足25%。

  百度集团副总裁肖阳视度晓晓的“成绩”为AI技术的“高考通关”,在他看来,度晓晓这次能力测试验证了技术不再是AI创造内容的短板。

  据了解,基于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百度打造的具备“知识增强”能力的文心系列大模型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肖阳说:“有了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加持,度晓晓才可以实现在‘博览群书’后广泛自如地‘引经据典’,输出优质作文内容。”

  百度技术人员透露,为更符合高考议论文风格,百度在模型高考范文数据上进行了微调,并利用人工智能作文评分器对模型生成的多篇候选作文打分,筛选出质量最高的一篇,这才有了度晓晓那篇刷屏作文。

  步入商业化阶段阻力开始消失

  “将人力从繁琐、重复的工作环节中释放出来,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工作中去”,当AI写作步入商业化,亮出了和涉足其他领域时一样的口号。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当下AI创作还比较初级,但已在新闻、广告、设计、绘画、游戏等领域展现出使用前景,随着技术不断深耕迭代,AI创作的规模化应用值得期待。

  如今,国内AI创作的商业气息浓郁,各网络平台将其视作一门颇具发展潜力的生意,AI智能写作软件或工具层出不穷。

  对AI创作商用前景最乐观的当属百度,在他们看来,AI创作今年就会步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虽然AI常在竞技类比赛中战胜人类对手,但对AI来说,写作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和人类相比,AI在内容语义理解能力上依然存在明显不足。

  背靠预训练大模型,AI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自动生成AI画作、AI歌曲、AI剪辑等创意作品。但是,大模型们依然会犯很多低级错误。

  百度技术人员坦言,从生成内容质量上看,人工智能模型容易生成一些“车轱辘话”,在写作情感的表达与逻辑关联上还是没有人出色。想要输出用户喜爱度更高的内容,还需要不断优化训练语料的质量,并且进行算法策略与模型架构的创新,生成情感更加丰富,逻辑更加自洽的作品。

  尽管应用还待完善,但技术进步神速的AI写作已让人们刮目相看,步入商业化阶段的阻力开始消失。

  百度通用大模型已对公众开放了AI创作API接口,即便是对AI技术不甚了解的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口调用,获得作文、新闻稿、小说、文案创作及改写、纠错等能力的加持。

  有人将百度此举视为市场教育,有人将其看作技术普惠,但说到底,其实是AI写作去掉技术壁垒,将能力释放至普通百姓。

  被AI取代的焦虑还在

  去年高考期间,山东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徐清源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大数据,AI的文学写作将战胜人类。

  当AI创作能力加倍释放,关于产业从业者未来的讨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有人认为,AI写作是“杀手级”应用,前景巨大,作家们的生存空间被严重积压,甚至将无法在AI面前生存。有人认为,作为工具,人工智能再强大,也永远也写不出比人类更生动更具有创造力的文学作品。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所发挥的作用早就不容置疑,但是,“被替代”的焦虑始终存在。如今,一直属于人类自留地的文学艺术创作是不是已开始沦陷?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曾这样回答:“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人的劳动,重复性劳动易被取代,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应被取代,但创意工作很难被取代,因为我们对人的灵感是难以建模的。”

  毕竟,当前的AI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限于模式和参数的设定,而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对社会现实的种种感受,却难有“套路可循”。

  也正因此,一大批人坚信,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是人类独特的能力和竞争力,AI尚不具备这份“隐性智能”。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常说,科大讯飞的历史使命就是“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这一愿景目标是业界的普遍期待,尽管高考作文的答题表现不俗,但AI要想成为作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过往的一些测试看,人们对AI创作的诗歌的喜爱程度明显低于人类作品。在这一轮AI写高考作文的热潮中,AI作品还存在着逻辑混乱、一味掉书袋、在情感和思想深度上表现一般等普遍缺陷。

  李开复曾这样说:“大家不要太恐慌AI的存在,AI替代了人类的这种重复性劳动之后,将人类从繁琐的生产活动中解脱出来,就可以有更大的创造力,去创造更多有趣的文化娱乐,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满足人本身的需求。”

  AI写作也是如此,至少从目前看,它只是人类的小帮手。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标准制定进入“井喷期” 人工智能标准制定进入“井喷期” 2022-06-16 10:49:03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创新与社会应用方兴未艾,从电商到物流,从智慧医学到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然而,人工智能在带来高效生产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现有伦理关系和社会结构造成冲击,引发诸多伦理争议和法律问题。   近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教授,在北京智源大会&... [阅读]

  • 植保无人机操作员:放下小药箱 控制“小飞侠” 植保无人机操作员:放下小药箱 控制“小飞侠” 2022-06-16 10:03:28

       随着“嗡”的一声机鸣,一台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原地升空,俯身掠过眼前一片水稻田地。不远处,站着身穿白大褂的舒时富。他是这架无人机的操作员,也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天上飞一小时顶人工干两三天    6月中旬正是早稻分蘖的关键时期,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外的试验田内,... [阅读]

  • Volocopter四座无人飞机完成首次飞行 Volocopter四座无人飞机完成首次飞行 2022-06-08 14:26:50

       6月8日消息,据外媒报道,Volocopter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VoloConnect 已于5月完成首飞。    外媒称,这台飞机的初始行程很短,只有2分14秒,但证明能够实际商业运营的无人驾驶飞行交通工具的空气动力学和性能在现实条件下可行。    据悉,VoloConnec... [阅读]

  • 智源研究院:生态实验室强调的是开放共创而非护城河 智源研究院:生态实验室强调的是开放共创而非护城河 2022-06-06 13:38:38

       近日,智源研究院发布AI芯片生态实验室和九鼎智算平台。九鼎平台旨在打造AI科研创新的基石与试验场,目标向上支撑未来十年的计算新范式,包括通用智能基础大模型、AI for Science等;向下致力于为产学研加速融合、软硬件协同创新、国产AI芯片生态建设提供强大基座。目前,九鼎平台在建1000P算力,每服务器400Gbps高速互连能力...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