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祖传1000亿美元,原来在布这个大局
来源:
凤凰网
日期:2025-10-11
责编:
殷绪江
最近,这张图在科技圈非常火,再次引发“AI泡沫”的讨论。大家发现,原来OpenAI、英伟达、AMD以及Oracle之间,存在这么一个互相投资,互相购买服务的套娃结构。这家说投资千亿,那家说拿到千亿订单,就是一笔钱在圈子里转?
今天,咱继续聊聊,这祖传1000亿美元如何在AI圈转起来的,它究竟是AI泡沫的佐证,还是藏着Sam Altman怎样的野心。
资本的“传送带”:GPU成了“数字金砖”
要理解这场重资产竞赛,咱得从CoreWeave这种“新云”(Neoclouds)讲起。CoreWeave,这家从加密货币挖矿转型而来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了AI超级计算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他们怎么做到在短短一年内野蛮生长的?
答案是:杠杆。
在2024年5月,CoreWeave成功签下了一份由Blackstone (黑石) 牵头的75亿美元债务融资工具,这笔钱在私人融资历史上都算得上是最大的交易之一。这笔钱加上之前的融资,在短短12个月内,CoreWeave累计从股权和债权投资者那里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资金。
CoreWeave的商业模式,正是“GPU抵押-融资-扩张”的完美写照:
1.GPU 成了抵押物: CoreWeave拿到英伟达最新的、最牛的GPU芯片和服务器机架(他们以持续获得英伟达最新最好服务器机架的能力而闻名)。这些昂贵的硬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流动性,它们成为了金融机构眼中的“数字金砖”。
2.结构化融资: 金融巨头Blackstone等机构,基于这些GPU资产的未来租赁收入,向CoreWeave提供私募债或结构化融资。Blackstone 明确表示,AI和数字基础设施是他们“最高信念的主题”之一。
3.锁定供货:拿到钱的CoreWeave马上就可以去锁定下一批英伟达的供货,甚至可以抢先成为英伟达最新产品的首批客户。
4.算力出租:部署完成后,他们再将算力对外出租,获取现金流。CoreWeave预计到2024年底,其数据中心足迹将从2023年的14个翻倍至28个。资金就是这样沿着“模型-云-芯片-资本市场”的链条,像“传送带”一样层层叠加、滚雪球般壮大。
重磅玩家入场:微软与万亿承诺账本的真相
看到CoreWeave玩得风生水起,微软这个超级巨头也跟着加入其中。微软投入了330亿美元给CoreWeave、Nebius等“新云”提供商。其中,微软与Nebius签订的最新协议就高达194亿美元,这笔交易将为微软内部团队确保大约10万块英伟达下一代芯片的使用权。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反常?
微软自己就是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之一。它为什么要花大价钱租别人的算力?
答案我们在8月已经有回答:缓冲风险,利润最大化。
简言之,就是微软采用算力租赁的方式,短期能快速满足下游用户算力需求,长期则能放缓算力中心的建设投入,控制自己的资本开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降低自己的整体风险。OpenAI则把整个套路都用到了极致,今年签订的计算能力交易总额已高达惊人的1万亿美元。通过与Nvidia、AMD、Oracle以及CoreWeave各种协议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金融飞轮。
有人评价,OpenAI的做法是金融资产证券化,把昂贵的GPU芯片,变成了一种可以抵押、可以证券化的“类资产”,考虑到GPU这类电子产品快速贬值的特性,把它比作2009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ABS),据此发出AI泡沫来临的警告。
AI次贷危机?这是OpenAI的“大而不倒”策略
将GPU的金融化比作次级抵押贷款,抓住了表象:高杠杆、高风险、以及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这确实是制造一场危机的完美配方。但如果认为OpenAI的目标仅仅是在刀尖上跳舞,那就完全理解错了Altman的真实意图。他们真正想要编织的,是让自己“大而不倒”的安全网。这可能吗?相似的案例100年前已经上演。
1907年,美国金融体系因为金融机构投机失败和银行挤兑濒临崩溃,当时还没有美联储为大家兜底,美国经济命脉悬于一线。这时是已经70岁的JP摩根,凭借他二十几年时间,通过董事会席位和股权关系编织好遍布铁路、钢铁和银行集团的权力网络。摩根把美国顶尖银行家召集到自己的私人图书馆,锁上大门,要求所有人拿出储备金,决定好哪家机构能获救,哪些机构必须死。在JP摩根的强势主导下,拯救了这场金融危机,也让大家意识到他才是美国当时真正的中央银行。
OpenAI现在正有异曲同工的意思:
在芯片层创造“相互依赖”:与AMD的交易堪称典范。通过承诺巨额采购,换取AMD高达10%的认股权证。这让AMD的未来股价与OpenAI的成功深度绑定。同样,对英伟达的千亿订单,也将芯片巨头的产能和未来都与自己捆绑。如果OpenAI倒下,它们将遭受重创。在基础设施层绑定“利益共生”:与Oracle合作的数百亿数据中心建设计划,让Oracle对投资者的增长故事严重依赖OpenAI。
一旦OpenAI出问题,Oracle的巨额投入就可能变成一堆“搁浅资产”。在生态与用户层 - 绑定“政治筹码”:超过8亿的周活用户和依赖其API的公司,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社会基础设施”。任何试图让它消失的举动,都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震荡。所以,再回来看那张“资本套娃”图,它的深意就清晰了。
OpenAI正通过这些它自己都还没筹集到的、高达万亿的承诺,在芯片、云、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建立一张巨大的、相互交织的依赖之网。这几天Sam Altman又向媒体透露,未来还有更多大交易,显然这场世纪布局远未结束。现在简单下说这就是“AI泡沫”为时尚早,大家正在见证的,是一场用资本作为入场券的、重塑未来科技格局的产业游戏。

手机端
点一点或扫一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