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保险行业线上化进程,加之监管机构鼓励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我国互联网保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保险总体发展现状
从保费收入和增速来看,互联网保险经历了上升发展、下滑萎缩、调整回暖的不同阶段。当前传统代理人渠道面临价值转型,B2C直销模式挤压B2C2C(保险公司—保代—客户)渠道,加速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互联网保险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此外疫情的发生和政策的鼓励,要求全行业加速保险线上化转型。根据慧择网招股说明书对未来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预测,未来三年互联网保险业务将保持30%左右的增速,预计2023年保费规模将达到9000亿。
2011-2020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变动情况
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互联网财产险业务占比呈下降趋势,互联网人身险业务成为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进入由财产险主导转向人身险主导的阶段。
2015年之前,财产险业务是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33.9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8.36亿元,占比34.39%;人身险保费收入1465.6亿元,占比65.61%,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占比首次超越财产险,并在随后几年继续、逐步拉开差距,2020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占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72.57%,超财产险45.14个百分点。
2011-2020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从机构数量来看,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134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是2011年的4.8倍,占保险公司的总数量由23%提升至77%,其中财产险公司73家,人身险公司61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扩大,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表明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
当前,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总体上保持平稳状态,行业参与率趋于稳定。
2011-2020年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
从渗透率来看,互联网保险经历了快速上升到收缩又重回增长的螺旋向上式的发展。2011—2015年渗透率一路走高,从0.2%快速上升至9.2%,并达到峰值,除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政策的鼓励发展外,另一驱动因素是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主要依靠理财型保险收益率的优势抢占市场;但是,受到保险业监管政策的影响,对万能险和投连险监管力度的加大,引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使得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一直走低;2019年后得益于互助平台的风险教育作用,保险需求不断显性化,渗透率不断提升,并在2020年达到6.6%。
总的来看,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保险渗透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整个市场尚处于待开发状态,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未来几年互联网保险渗透率将保持增长态势,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2030年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有望达到20%。
2011-2020年互联网财产险、互联网人身险、互联网保险渗透率及其变动百分比
注:互联网财产险渗透率=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互联网人身险渗透率=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2011-2020年互联网财产险、互联网人身险、互联网保险渗透率
互联网人身险发展现状
2016年之前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呈现大幅度的波动增长,2016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796.7亿元,而2011年只有9.92亿元,2014年实现最高保费增速比例为548.07%,主要得益于这一阶段“互联网+”浪潮;此后经历了连续两年保费负增长后恢复平稳增长态势;2017年、2018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3.01%、-13.74%,主要是由于我国互联网人身险主要是理财型保险,结构相对单一,受“保险姓保”回归保障本源等监管政策的影响,理财型保险发展受阻,保费收入大幅下滑;经过各人身险公司过去近两年积极调整产品业务结构,加大对长期储蓄型和保障型保险的发展,2019年互联网人身险业务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保费规模恢复正增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57.7亿元,同比增速55.69%。
2020年互联网人身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0.8亿元,较2019年增长13.62%。2020年疫情的发生一方面加速了保险线上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激发了居民的保险健康意识,推动互联网人身险的高速增长。
2011-2020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变动情况
2020年互联网人身险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其中人寿保险仍为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的主力险种,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173.5亿元,占比55.6%,较去年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年金保险继续成为第二大险种,累计实现规模保费490.1亿元,占比23.2%,较去年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意外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72.4亿元,占比3.4%,较去年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健康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374.8亿元,占比17.8%,较去年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互联网健康险保费收入连续六年保持稳定增长,且增速始终高于同期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从占比来看,互联网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比例也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1.8%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7.8%。
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
互联网健康险保费规模及在互联网人身险中占比情况
1. 中资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从规模保费来看,2020年中资公司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占整个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市场份额达84.2%,较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外资人身险业务占整个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市场份额的15.8%。
预计未来中资公司依旧在互联网人身险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预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的投入会进一步扩大,其在互联网人身险的市场份额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2020年中、外资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市场份额情况
2. 大型险企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市场份额波动性较大
互联网人身险市场CR3、CR10(指互联网人身险市场保费规模前3和前10大险企的互联网人身险业务保费规模合计占互联网人身险市场的比重)为40.90%、79.60%,较2019年同期下降23.55%、9.03%,但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随着中小型人身险企通过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迅速在寡头竞争有限空间内的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具有上升态势,使得大型人身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互联网保险给予了中小险企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中小险企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位公司的情况看,与2019年相比,2020年排名和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中邮人寿取代国华人寿跃居首位,人保健康进入前五,太平人寿和平安健康取代农银人寿和人保寿险进入前十。由于互联网人身险行业对第三方渠道十分依赖,竞争格局不稳定,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波动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