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cienceAlert”网站14日消息称,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发现了一颗极其罕见的“超级地球”。团队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是一颗人类目前发现的极少数的、大小和轨道都接近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天文期刊》上。
“超级地球”一词蕴含着诸多希望,迄今为止,在发现后得到确认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岩石行星,多数都距离地球在数千光年内。
这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不但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最遥远的银河系“超级地球”,还被天文学家描述为深空中的“百万分之一”。它被命名为OGLE-2018-BLG-0677,现正围绕着一颗昏暗、质量远小于太阳(质量仅为太阳十分之一)的恒星运行,距离太阳系约25000光年,位置正处于银河系中心“稠密”区附近。而该行星尺寸和轨道都与地球相似,质量约为地球质量4倍,公转周期约617天。
主要研究人员、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天文学家安东尼奥·赫连纳·马丁与迈克尔·阿尔伯一直与国际团队进行“超级地球”相关研究。此次,研究团队利用来自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的3台望远镜,一起凭借引力微透镜技术发现了这颗行星。
研究人员表示,马丁首先注意到该天文事件的光输出具有极其不寻常的形状,随后进行了数月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事件是由于一颗行星的恒星引起的。马丁解释称,这颗行星和它的主恒星的引力结合在一起,引力共同作用使得来自更遥远背景恒星的光线,以一种特殊方式被放大,于是研究团队使用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望远镜来测量光的弯曲效果。
系外行星层出不穷,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宜居条件——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或无法拥有像地球一样的自然环境。新的“超级地球”展现出的与地球的相似性令人心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成分”就会跟地球一样。可惜的是,这颗星是如此遥远,现阶段人类甚至还没有接近足够敏感的仪器来研究其光谱,从而确定它是否具有大气层。这项研究目前最大的价值,其实是证明了引力微透镜技术作为未来发现那些遥远、低质量系外行星的工具的非凡潜力。(记者张梦然)
4月26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六大技术挑战(2020)”,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在感知、网络安全、新基建等16个领域方向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表示,当前疫情正深刻改... [阅读]
早在2016年的时候,外媒SlashGear就曾报道过一个故事,称古代猴子可能穿越了一大片水体,从一个大陆迁徙到另一个大陆。而现在,对古猴牙齿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暗示,有一组不同的猴子可能也曾穿越一大片水体,在新的大陆上生活过。 2016年的报告以巴拿马运河附近发现的Panamacebus transitus这个物种的一组牙齿为研究... [阅读]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一个下铁的外星世界。这颗巨大的系外行星所受到的辐射则是地球从太阳接收到的辐射的数千倍,这使得它的表面足够热--足够热到蒸发掉金属,而这些金属随后就会以雨水的形式落在这颗常年处于黑夜之中的行星的一侧。 这款系外行星就是WASP-76b。这个噩梦般的星球承载着极端的大气条... [阅读]
很多天文学家毕其一生都在探索星际云的化学成分,因为这是新恒星和行星形成的地方,其中或许隐藏着太阳系诞生的秘密。近期,荷兰拉德堡德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带有一个额外质子的C60(C60H+)可能是太空中最常见的碳形式之一,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地测量了这种分子的吸收光谱。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阅读]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