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标志,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上线试运行。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之家”以奋斗有我、科学一家、科技为民、交流合作、科技人物“5”大模块为载体,发挥中国科协学术、科普、智库“3”轮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科技工作者与祖国人民的“同心圆”,传承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着力打造集引领、活动、展示、服务、社交于一体,永不落幕、永不打烊、永远服务的网上科技工作者精神家园,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
“科技工作者之家”推出特色手势语,体现“530”元素,即左手五指为“5”,右手三指为“3”,右手拇指食指为“0”;左右手指尖相接为屋顶,手语为“家”的含义,寓意“心在这里的家”“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两掌之间为大心套小心,寓意“科技工作者与祖国人民心连心、心贴心、心暖心”。
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5月23日至30日期间,中国科协“一体两翼”通过座谈会、走访慰问、学术交流、科普讲座、智库建言、展览展演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据介绍,“科技工作者之家”将对其中300余项活动进行全景展示,社会公众不仅可以通过“科技工作者之家”了解各项活动详细情况,还可通过在线直播参与互动。 (记者 战钊)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 高精度时间传递是日常生活中导航、... [阅读]
4月26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六大技术挑战(2020)”,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在感知、网络安全、新基建等16个领域方向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表示,当前疫情正深刻改... [阅读]
在刚刚过去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一号”届时将与地球相距4亿公里之遥,为保障探测信号的接收,4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建设的70米天线(以下简称GRAS-4天线)高性能接收系统在天津武清成功进行了反射体的... [阅读]
2020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近日,中国邮政推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邮票,邮票设计中地球背景是“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据了解,气象卫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加速实现,截至目前,使... [阅读]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