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结合生物学、化学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创新方法,用于治疗癌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控制释放杂志》上。
公报称,这一疗法基于“元协同”概念,即在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下,使不同药物协同工作,通过自组装的化学过程形成纳米颗粒,实现比单一药物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工具产生的纳米药物可有效对癌细胞实施靶向治疗,在抗癌方面较为成功,且毒性小、副作用少。
癌症治疗时经常会多种药物组合用药,但哪些药物可以组合往往需要进行长期试验才能确定。公报说,研究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广泛汇集了相关生物协同信息,将找到的药物配对汇编到了一个综合数据库中,然后预测哪些药物可搭配,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换言之,人工智能模型犹如“媒人”,可根据药物的生物兼容性和组合形成纳米颗粒的潜力对药物进行配对,从而产生出有效的“元协同”药物。
根据公报,研究团队已开发出一个在线工具,可识别出最有希望治疗不同类型癌症的药物配对,目前已识别出1985种药物组合,产生了治疗70种癌症的协同纳米药物。
论文通讯作者、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约西·沙迈表示,在纳米层面实现元协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挑战。它需要将至少两种药物引入到同一个给药系统,从而将它们引导到体内预期靶标。计算演示和实际实验都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结合疗法可以将药物引导到肿瘤并在那里释放药物,对治疗癌症非常有效。
日前,北京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制定了《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于9月16日前向市卫健委反馈意见。办法拟规定,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要加强... [阅读]
北京市卫健委日前牵头组织制定了《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于9月16日前向市卫健委反馈意见。根据办法: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要加强药品管理,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 医疗机构应当对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进行实名认证,确保医务人员具备... [阅读]
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创新活力,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科研人员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台的这项政策,成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又一有力举措。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女性科技人才发挥... [阅读]
近期在上海召开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超400家参展企业和5万平方米主展览区规模创下了连续六届大会之最。“AI+康复机器人”“AI+药物研发”“AI+影像扫描”……从展馆内到展馆外,从实验室到诊疗室,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医药创新融合... [阅读]
2025-04-01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6
2025-03-21
2025-04-01
2025-03-31
2025-03-26
2025-03-26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