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的长期自转非常稳定,然而脉冲星的辐射特性却较为复杂,有少数脉冲星会长时间处于辐射消失状态,它们被称为间歇脉冲星。这不仅让探测到它们变得困难,也对脉冲星辐射机制研究提出了挑战。一般认为,由于脉冲星不断加速高能粒子并产生电磁辐射,自转能不断减少,自转速度变慢。间歇脉冲星的自转减慢率在“开”状态时明显大于“闭”状态,但“闭”状态并没有探测到电磁辐射,说明这类脉冲星可能存在其他制动因素使得自转减慢。至今仍然不清楚为什么间歇脉冲星的磁层能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使得辐射停止。
脉冲星PSRJ1107–5907就是一个特殊的间歇脉冲星,之前的研究发现这颗脉冲星有三个辐射状态,亮态-脉冲星轮廓很宽,弱态-脉冲轮廓比较窄,零态-无法探测到辐射,而其他已知间歇脉冲星只有“开”和“闭”两个状态。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副研究员王晶波基于澳大利亚帕克斯64米望远镜对脉冲星PSR J1107–5907的十多年观测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所有的亮态数据进行了流量和偏振定标,发现这个脉冲星的辐射从来不从亮态转换到弱态,而总是从亮态转换到零态。研究结果表明亮态和弱态相关联,这颗脉冲星的辐射只需要两个状态来解释即爆发态(包含强脉冲和零脉冲)和弱态,而零态则可能是爆发态的一部分,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ApJ,2020, 889, 6)。
科研人员计划利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继续开展间歇脉冲星相关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结果。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清晰地观测到由不对称磁重联导致的一个小暗条被切断并爆发。 太阳暗条悬浮在高温、稀薄的太阳日冕大气中,由相对低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和相应支撑的磁场结构组成,暗条研究一直是太阳物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磁重联是由两组方向相反的磁力线相互靠近并重新连接从... [阅读]
突破性的木星新图像拼凑出了这颗神秘行星的 "幸运图像",让天文学家们对这颗气体巨人云层中的剧烈风暴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 利用夏威夷毛纳凯亚岛上的双子星北望远镜,可以绕开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让我们清晰看到了木星,仿佛置身于木星周围的轨道上。 虽然它可能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但要拍到木星... [阅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宇宙学家们利用引力透镜,重新确定了宇宙物质的密度和结构,进而可以为宇宙的总质量“称重”。该成果属于欧洲的“千平方度巡天”计划,相关报告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 1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更精确地了解宇宙的&ldq... [阅读]
2020年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近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世界现役火箭运载能力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 [阅读]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