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不是都能成为“风口飞猪”,但恐怕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不想成为风口飞猪,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开年,他们瞄准的风口俨然已经是走在“新四化”路径上的汽车,摆脱了以往单纯的“家中亲友如相问,在做电视和手机”的局面。
“导火线”,或是造车新势力开始“赢得功名”,或是老牌车企的“青春焕发”,又或者是特斯拉前段时间在国内的“名声大造”。蛋糕做大之下,想成为分食者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
最近颇有热度的相关消息是,小米决定下场造车。根据晚点LatePost消息,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但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仍有变数,而造车项目可能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不过,小米集团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这个回答比“不予置评”还要显得微妙,“没有”只是“暂时”的,“等等”也可能有。当然,这并不能代表是默许,也可能是一种策略:小米造车消息传出后的小段时间,小米股票曾大幅上涨,最高涨幅13.85%,最高股价32.79港元。
看起来,小米造车的消息,是愿意被外界相信的,至少在那个时间点是的。
钉科技认为,假设小米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决策也不足为奇:
一方面,“新四化”过程中的汽车行业,正是时代的风口,前景可观,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从全面接入“未来生活”,掌握万物互联时代主动的角度来看,小米有必要在家庭、办公场景之外,覆盖出行场景,打通车和家,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全场景的基础。
而造车这个动作本身,在钉科技看来,对于小米而言,不算是有极大难度的事情:
汽车制造的标准化已经有相当的程度,而汽车平台化以来,缩短研发周期、增加零件复用率、降低制造复杂度等进程都在继续。从以往小米的供应链能力构建和小米背后的资本实力而言,仅说造车,对小米未就必是太大的困难。
钉科技还注意到,从现实情况出发,小米的一些动作也有理由被外界认为是可能造车的信号,当然,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陆续投资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可以不考虑其中,即便如此,还有:投资地图厂商凯立德;陆续申请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相关发明专利等等。
无论是小米可能下场造车,还是另外的互联网企业涌向汽车板块,钉科技认为,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看重要性,一方面,汽车“新四化”是大风口,对于后续收益有利;另一方面,对于不少终究要谋求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企业而言,用风口新故事拉动估值或股价也有意义。
看必要性,一方面,生存数字化深入的背景下,企业都在拓展边界,争取后续竞争主动,只要有涉足的可能,出行领域不会被放弃;另一方面,相关的大数据与AI领域同样是风口,通过在出行领域让更多车终端被使用,也有望提升数据规模和AI能力。
看可行性,汽车制造本身就不断标准化,从终端到系统、服务更是逐步涌现“通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这让造车相对从前的难度有所下降,这就像几年前众多品牌纷纷投入手机和电视类似。
当然,无论对小米还是对其它互联网企业,两个方面仍要重点考量:其一,自主技术能力,这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其二,品牌、渠道能力,迅速被市场认知和接受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另外,即便有资金支持,但也不可能不计回报,即便是对于目前的小米而言,造车也还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
李书福此前曾多次公开“抨击”造车新势力,今年却多次与外界展开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为FF等企业进行代工,是什么让他的观念剧变? 曾多次“抨击”造车新势力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却选择了与贾跃亭和他所创立... [阅读]
最近1000公里续航及固态电池技术大热,一些电动车企业已经开始或者即将生产这些全新的电池产品。比亚迪在这方面倒是很低调,然而日前他们一次公布了283项专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比亚迪最近获得了283项专利授权,涉及固态电池、电池热管理、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技术。其中有一项是&ldq... [阅读]
1月19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项重点工作。由此,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落地实施。 汽车是历次工业革命技术进步的重要应用载体,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 [阅读]
昨日,“2020荆楚超新星”智慧充电服务站星级推评活动启动,活动由湖北省电动汽车流通协会与本报联合举办,通过寻找硬件设施一流、服务优质、配套齐全且口碑好的典型智慧充电服务站,以此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运营,推定产业换代升级。 启动仪式上,湖北省电动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建成充电... [阅读]
2025-03-14
2025-03-13
2025-03-10
2025-03-07
2025-03-03
2025-03-14
2025-03-13
2025-03-10
2025-03-07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