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零售  >> 查看详情

内卷后的购物节:线上线下的对抗与融合

来源: 陆玖财经   日期:2021-11-08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初秋的晋东南小城,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各个商家门口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各种打折信息,或是店员们直接站在椅子上大声招揽生意。与街道上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店内门可罗雀,宽敞的服装店里只有零星三五个客户,转了一圈就空着手离开了,鞋店墙上挂满了各种商品,老板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柜台后面玩手机,而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更多时候,隔着过道开心地聊着天,一天内很少被顾客打断。

  临近双11,热闹都是电商平台的,与线下商业似乎无关。10月20日,李佳琦的第1场双11直播开场,当天带货销量3615.81万件,销售额106.53亿元。直播结束后,李佳琦在微博上表示,当晚共计约2.5亿人次观看直播。“3、2、1,上链接”之后,成千上万人抢着下单,不少抢购失败的人觉得是手机或者网络不行,恨恨地发朋友圈说一定要换手机。

  近几年,电商购物节越来越多,每一次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小商户说,618和双11不死,线下就盘不活。难道线下和线上,就是如此冲突和水火不容吗?双11到底是谁的主场?线下生意还有活路吗?

  没有主场的双十一

  过去,我们经常将发明某个购物节的电商平台视为“主场作战”,双11是阿里的主场,618是京东的主场。现在,各平台都想趁着购物节分一杯羹,借购物节冲一冲销量。“双11、618已经不限于特定电商,几个平台都一样重视。竞争加剧,电商也内卷。”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认为。

  除了参与的平台数量增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速了主场概念的淡化。例如,购物节的时间从原来的1天,延长到加预售期超过20天;从原来的等零点秒杀,到十几天都可以付定金购买商品。人们决策期的延长,让购物节期间也有了比对的时间,与平时购物相差无几,再度抹平了平台之间的差异。

  每个购物节周期延长同时,购物节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双11和618曾经很多年都是唯二的电商购物节,后来,淘宝的双12、唯品会的“419”、拼多多的“55”、快手的“616”、抖音的“818”等先后推出,再加上基本不断档的年货节、女神节、粉丝节等等,购物节的轮番轰炸,让厂商的底价基本已经都被探明,每个平台能从厂商获得的各种商品折扣都大同小异,除非平台自己补贴,否则优惠力度也相差不多。

  主场不再明显,众多电商平台之间却依然有差异。今年双11购物节启动至今,阿里(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大巨头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折扣力度最大、参与品类最多,各种有心人整理的excel满天飞,李佳琦带货GMV再创历史新高;抖音兴趣电商、快手信任电商等更像是凑热闹,没有太大声量;M2C模式的必要商城则按照以往的惯例和个性,压根没参与双十一。

  如今电商平台不是在办购物节,就是在办购物节的路上。2009年第一届双11开始至今,电商购物节从1个变成N个,从单平台活动到几乎全平台参与,从1天到长达20多天,越来越卷。

  最开始,活动时间短,消费者要抢零点秒杀,就要在平台之间做取舍,创造购物节的平台被默认是主场作战,优惠力度最大,比如京东是618的主场,淘宝天猫是双11的主场。现在,优惠的商品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零点秒杀被超长预售替代,主场的概念也就逐渐淡化。

  总之,有的时候,电商购物节是一场不得不参与的内卷游戏。即便不得不加入电商节的线上平台,也有过得不好的,例如寺库。

  而线下商业,则因为购物节,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无法喘息的线下业态

  电商节,一个接一个,一年之中几乎没有中断过。电商平台之间的内卷式竞争,对线下业态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原先购物节一年只有两次,每次只有一天,加上前后的观望和恢复,最多不过一两个星期,线下商家只需要忍受一年一两次的短暂冲击,尚可接受;而现在,来自线上的冲击一波接着一波,让线下商家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这两年双11越来越长对线下业态)影响明显,线下会有长达2个月的消费疲软。前1个月是消费的观望,后1个月是消费后的失速。家电等低频消费的大件商品,影响最大;服装、化妆品、消费电子、小家电等保质期较长、购买频次又较高的影响也大;影响相对较小的是高频购买的保质期短的食品饮料。”高剑锋称。

  某品牌服装店主就向陆玖财经表示:“双11期间,好多人就到我们店里试衣服,试完记下款式和尺码,不买,回家上网去找。后来我们没办法,就买多少减多少(满减)这样,或者送礼品,新品有时候也参加。现在我们做活动时间也长了,那你说有没有影响?反正我现在就清货,不做了。”

  更有很多小商户说,618和双11不死,线下就盘不活,“因为线上的短时间大量购物,把线下正常的消费节奏打乱了”。对于这种说法,陆玖财经认为有些偏激,毕竟线上对线下的冲击很早就开始了,而“正常”的消费节奏也应该随着消费渠道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所长崔丽丽认为:“在消费者确定性需求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确实会对日常消费节奏形成影响。确定性需求有电商节庆,不确定性需求有直播和内容种草。其实,从时代发展来看,已经没有所谓‘线下正常消费节奏’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巡物社创始人、CEO朱志勇也表示:“仅针对商品采购而言,双11毕竟不是春节、国庆节,但是就算双十一出现之前的春节折扣、国庆特惠,也不曾涉及‘打乱消费节奏’。相比于双11,长期、低价、量大的直播形式,已经明显影响了线下业态。但存在即合理,线下生意更需要适应时代与创新。”

  看来,传统的线下商业,如果不创新,可能会一直生活在电商的阴影中。

  线下消费的反击

  朱志勇说“适应时代与创新”是有底气的,他的巡物社是一家线下尾货超市,每天都在做活动,没有套路,就是售价打折,今年以来开了十几家店。十月期间,在更下沉的地市开了数个新店,最近在郑州高新区开的一个临期尾货折扣仓,更是人气爆满,连续创下销售额新高,发展势头不错。

  “初步认为原因是,能在即时消费的场景下,给予客户比计划性采购更低的价格,或者网购差不多的价格,显然是很好的购物体验,降低了消费决策难度。”在谈及巡物社的模式时,朱志勇这样说。

  多年来,各个电商购物节都是相似的,很难有突破性创新,加之战线拉长,玩法复杂,实质上已经由最初的平台补贴和真正优惠,向套路性优惠转化,先提价30%再打折,双11比平时卖得还贵的吐槽每年都有出现。

  线下的即时性消费和体验式消费却在发展中逐渐规范化,服务和特色逐渐提升,因此拥有更多发展空间。线下优质消费场景需求越来越大,做得好的商家还比较稀缺,如果更多线下商家能抓住并放大自身的优势,则能打响反击战。

  实际上,这些年面对线上商业的冲击,有少部分线下商家选择通过真假混卖提高利润,大部分商家不知如何改变、只能做无用的抗议,而另外一些懂得利用线下优势的品牌,却没受太大影响,依然迅速发展着。类似于天天低价的尾货超市,如好特卖、巡物社等,只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美宜佳、便利蜂等便利店,话梅、KKV等集合店,如此等等。

  在消费总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线上消费的确会对线下消费有替代。但当一家企业有足够的个性或其他竞争力,价格就不是消费者选购的第一影响因素,在购物节的降价大潮中,受到的影响相对就会更小,恢复更快。

  “线下应对线上冲击的方式有,提供体验式优选产品(这个东西,比如某个不错的新品,网上不会买也不常见,线下看到实物的包装、陈列、介绍等会想体验)、价格优势(同样的东西,竟然价格和网购差不多,纯比价,也不比最便宜的,贵多少),这就需要大幅提高选品能力、供应链能力、折扣商品周转率的把控,同时最好能结合优质的内容和营销。”朱志勇根据其经验做了总结。

  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选品、供应链、周转率、内容营销……这些词并不限于对线下商家提出的要求,其实在讨论电商竞争力时,这些词就在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京东的供应链体系和相对较低的周转天数是其优势,抖音的兴趣电商主打内容营销。

  归根结底,线上或线下都只是销售渠道的不同,各有优缺点,但时代对它们的底层要求是相似的。

  崔丽丽表示:“所有电商节庆,现在应该成为全部商家的促销节日。我观察下来,线下商家或者品牌商家都想要从这些节庆中分一杯羹。消费节庆的扩大化应该是所有商家都参与其中,全部都是竞争关系,如果非要说线上和线下的对立,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特定视角的,这么说也对,说是全部商家的竞争、分食消费蛋糕也没错。”

  现在,想找到单纯的线下业态也不容易,求发展的线下商家要么上了外卖平台,要么学着线上工具实现精准引流,提升体验,再实现大额消费。“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不要讲对抗了,大家都需要走到线上去,只是看如何走、或者如何搭配线上线下更好地留住消费者。”崔丽丽说。

  很多商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让自身商业价值最大化。今年年初,陆玖财经在景德镇,就发现很多店几乎无人光顾,但店主开了直播。与一些店主交流后得知,不少顾客曾到过景德镇,买过店里的商品,现在会在电商平台复购;部分新消费者则会因为有线下实体店,对所售商品更加放心。

  把线下的疲软归结到电商购物节,难免有失偏颇。消费总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线上消费的确会对线下消费有替代,但当一家企业有足够的个性或其他竞争力,价格就不是消费者选购的第一影响因素,在购物节的降价大潮中,受到的影响相对就会更小,恢复更快。

  许多没有特色的线下店迫于无奈,要么开始通过真假混卖提高利润,要么通过降价、买赠等方式,加入了购物节的队伍。而有些品牌懂得放大线下购物即时性高、体验性强等特点,不靠活动也能打出竞争力。

  以后的购物节中,线上平台的主场优势可能也会慢慢消失,终将变成线上线下一体的狂欢。例如,立足于郑州的线下品牌折扣店巡物社,在10月份就加大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探店短视频投放,带来了高效的流量。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新闻

  • 进口直采商品数一年涨五成 中国买手从“全球买货”到“全球定制” 进口直采商品数一年涨五成 中国买手从“全球买货”到“全球定制” 2021-11-04 15:07:34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但“中国买手”一直活跃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记者今日从盒马了解到,过去一年,盒马进口直采的商品数增加近50%。其中,奶制品、牛肉、休闲食品、红酒等品类增长迅猛。   盒马商品品牌中心总经理肖路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愈发挑剔,买手已经从“全球买货”升级为&ldquo... [阅读]

  • “双11”快递激增 谁在贩卖你的隐私 “双11”快递激增 谁在贩卖你的隐私 2021-11-03 10:56:17

       一次网上购物经历就可能让你变成“透明人”,这不是危言耸听。网购商品的快递包裹上,都会贴有一张“快递面单”,主要用来记录发件人、收件人以及货物种类等相关信息,其中还包含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按理说,这些信息应该仅限于发货使用,必须受到严格保密。事实上,根据央视的调查,网... [阅读]

  •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11国美全零售该如何破局?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11国美全零售该如何破局? 2021-11-02 16:45:14

       近几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互联网平台随之快速发展,中国零售业的线下线上业态开始呈现多样化状态。在此背景下,传统零售业面临挑战及机遇。为此,国美“家·生活”战略应运而生。该战略聚焦“家·生活”市场,全面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销售模式。... [阅读]

  • 慧聪拿货商城获宁波国资委投资入股 慧聪拿货商城获宁波国资委投资入股 2021-11-02 16:39:06

       慧聪拿货商城与宁波市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公司投资协议,双方将共同搭建泛家电产业的会展及交易平台,助力宁波和全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宁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宁波市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建军,宁波市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承年、副总经理高红升,慧聪拿货商城CEO喻治国,慧聪行业...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