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营销,于情不顾、于理不合、于法不容。需要反思的是,类似的闹剧已经屡屡上演,网络上早就不乏批评之声,打着助农旗号的网红为何能够反复招摇撞骗?
流量造假违规成本较低。一个脚本,几个演员,在互联网平台通过虚构经历,就可以获取网民的同情,堂而皇之直播带货,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涉嫌构成犯罪。较低的风险,巨额的回报,成为一些直播运营机构和网红铤而走险的驱动力。
直播带货缺乏刚性约束。近年来,网红经济快速发展,在商业化包装之下,众多主播走红,并快速将流量变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山寨当道、假货横行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从侧面说明,直播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其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也要及时跟上。
消费维权举证困难重重。分散在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数量庞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实体店铺,虚假宣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直接取证难度不小。普通消费者很难溯源货品真实来源,证明网红虚假宣传更是难上加难。通常情况下,只有商家受到行政处罚后,消费者才能凭借处罚记录进行投诉。
乱象屡禁不止,平台难辞其咎。在流量为王的价值追求下,一些平台已然成为假货集散地,贴标售货、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其中。长期来看,这些平台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度,导致用户逐渐流失,最终得不偿失。因此,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平台应严格过滤用户内容,真正落实惩戒措施。
摆拍卖惨虚假营销,不仅透支了大众善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网红们应该意识到,粉丝经济是信任经济,如果大肆消费信任,一旦翻车,后果十分严重。既然虚假营销对各方都会造成危害,就要严查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善意的直播账号,切断流量赋能和违规牟利途径,还网络消费清朗空间。(郭存举)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拼多多向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宽边界的主题。在拼多多的字典里,农村、农业与公益是三个永恒的关键词。 2021年4月,拼多多提出知识普惠的长期理念,同时发起“为你读书”公益捐赠活动,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一份企业责任。 2021年11月,拼多多为... [阅读]
“杜苏芮”灾害肆虐,拼多多抻出援手。 不是所有的电商都懂农村农业和农民,不是所有的电商在自然灾害面都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设身处地, 当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福建等地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多地遭受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的生产生... [阅读]
【环球科技网】6月27日,阿里国际站发布数据显示,今年5月每天的开播场次年同比增长66%,海外观看人数年同比增长186%。这一轮跨境直播的火爆,与背后应用的一系列新技术有关。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适应B类跨境直播的特征,阿里国际站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并涌现出更简单的工位直播等新模式。 据了解,这一系列新技术包... [阅读]
对于经常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人来说,上述场景一定不陌生。近年来,随着电商活动的日益火爆,直播带货正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直播带货背后也暗藏风险。 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有关机构前不久联合发布了《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直播带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出了... [阅读]
2025-04-03
2025-03-26
2025-03-07
2025-03-03
2025-02-25
2025-04-03
2025-03-26
2025-03-07
2025-03-03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