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生活  >> 查看详情

青岛莱西:设施农业助农户增收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2023-11-03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10月30日,走进青岛莱西市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的一排排葡萄大棚里。“以前露天种植葡萄是靠天吃饭,现在可不一样啰!靠技术、靠科学,咱心里有底!”果农许浩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是青岛莱西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科技赋能下,莱西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总产值超过34.5亿元。
设施农业装上了“科技芯”
   走进凯盛浩丰(莱西)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温室,仿佛置身“番茄森林”,番茄植株最高长到了16米,而年产则是传统温室的6—8倍。记者发现,210亩的超大单体智能玻璃温室内,只有寥寥几个工人,但每天却有40多吨新鲜番茄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该产业园丰产高效的背后,是园区智能系统实时采集的2000余万“大数据”的支撑。
   “温室内安装了423个传感器和1165个控制器,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收集温光水气肥的数据,上传至我们的‘农业大脑’系统,经过分析得出最优解,并下达浇水、施肥等指令。”凯盛浩丰(莱西)智慧农业产业园经理高松向记者介绍,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大脑,园区农业生产轻松起来,产出的番茄汁水浓郁,酸甜可口,颇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依托设施农业,莱西市培育壮大了店埠胡萝卜、马连庄甜瓜、王家庄油桃、任氏大樱桃、七岌无核葡萄、山后韭菜等一批农业品牌。其中,设施胡萝卜生产基地达5万亩,无核葡萄避雨栽培基地达1.1万亩;店埠胡萝卜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马连庄甜瓜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被列入《青岛市农业地方标准规范》。“在先进农业技术助力下,莱西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设施农业已然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莱西市副市长张代利介绍,莱西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总产值超过34.5亿元。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积21万亩,占蔬菜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连续10年居山东省县级市首位。
   以科技赋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莱西市持续在种业创新上下功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统计显示,莱西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16家,研发人员100多名,研发试验基地2000亩,先后育成蔬菜新品种120多个,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97个,已获得品种授权证书25个,申请省级、国家级品种审定30余个,已获得审定证书4个,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在位于莱西市河头店镇的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区,记者看到,不同规格的养殖池整齐排布,7000多尾墨瑞鳕鱼鱼苗在池中游动。“我们的养殖效率是普通池塘养殖的100倍,可以说是一亩地顶百亩地。一个30立方米的养殖池每年可产出1万斤墨瑞鳕鱼,产值达到50万元,这对于传统养殖方式是不可想象的。”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宫庆礼向记者介绍,公司养殖池常规养殖密度保持在每立方米水体100—200公斤墨瑞鳕鱼,最高可达到320公斤,是国内外平均水平的6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前这里曾是废弃矿区,企业通过客土回填、土地平整等方式进行环境修复,发展起现代设施渔业。“设施养鱼,鱼塘很关键。看似简单的养殖池,实际上配置了一套包含进水装置、机械过滤、消毒装置等环节在内的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宫庆礼说,依托数字化赋能,养殖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当养殖池温度、水质等参数发生变化时,自动投饵机等系统会进行自动智能调控,有效克服了气候和病害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尾水怎么处理?宫庆礼介绍,养殖池中的水体主要来自矿坑,通过多个处理环节,水体实现循环利用。养殖池排放的2%左右的养殖尾水能够输送到室外的智慧温室中种植农作物,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的全循环利用。
   走进莱西市院上镇的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泽福吉公司)智能出菇实验大棚,由果木制成的菌包整齐存放于架子上,一簇簇香菇、平菇纷纷撑起“致富伞”。
   据介绍,艾泽福吉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和设施农业装备,将废弃果木收集起来,经过粉碎、预湿、发酵等环节做成菌菇生产所需要的菌包,实现菌菇种植工厂化。该公司年产各类食用菌培养基3000余万包、食用菌鲜品2万余吨,总产值3亿元。“出完蘑菇后的菌渣还会进行堆积发酵,去除菌丝后制成肥料还田。”艾泽福吉公司总经理郭宏志介绍,从废弃果木粉碎到菌渣肥料还田,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共富公司”助力设施农业蝶变
   农业设施的生产“硬件”上去了,管理和销售的“软件”问题怎么办?
   莱西探索出新的发展思路。以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所在的莱西市水集街道茂芝场村为例,在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同时,街道和村庄创新推出“共富公司”模式。在“共富公司”的带动下,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的1200亩大棚均已承包到村民个人。
   茂芝场村支部书记姜文林介绍,园区年产葡萄600万斤,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平均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群众增收3000余万元,实现设施农业促增收、助振兴。
   记者在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采访时,遇到正在大棚里忙碌的种植户姜鹏。“现在种葡萄,不用操啥心,也不愁卖!”姜鹏告诉记者,“共富公司”发挥专业运营优势,统一采购种苗和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定价销售,最大程度为村民去风险、增利润。
   姜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出去打工,一年能挣四五万元。自从村里发展葡萄种植后,他返乡种了十亩葡萄,每亩地可收入十多万元。“有好政策引领,日子有奔头!”姜鹏喜不自禁。无独有偶,在莱西市院上镇刘家寨村,村民刘华春望着自家庭院刚刚改造完成的菌菇房乐上心头:“这下好了,利用空闲时间在自个家里就能挣钱了!”原来,通过当地“共富公司”统筹,艾泽福吉公司与有意向合作的农户签订合同,将原本闲置的农家庭院改造为菌菇房。艾泽福吉公司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统一购销,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食用菌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截至目前,艾泽福吉公司已与周边50多个农户达成合作。在改造好的菌菇房里,农户利用“一早一晚”种植菌菇,每年增收1.5万元,实现“庭院就业、‘早晚’致富”。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新闻

  • 中国科学家用新技术提高盐碱地生产力 中国科学家用新技术提高盐碱地生产力 2023-10-16 10:52:06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5日电(记者张玥)眼下,正值中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的丰收时间。不仅沃野黑土丰收在望,而且农业科学家正用一种新技术提高着盐碱地的生产力,也找到了盐碱地里的“丰收密码”。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由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专家组成的测产组走进长山乡长红村的嗜/耐盐微生物菌剂水稻试验田,相邻的... [阅读]

  •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2023-10-13 09:48:42

       秋收时节,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小营村的种植大户赵保寨忙个不停,专家远程指导,田管措施跟进,确保粮食丰收到手。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为夺取秋粮丰收,山东组织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推广服务大行... [阅读]

  • 山东乐陵: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乐陵: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23-09-11 10:15:39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山东省乐陵市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观察样本。 近年来,山东省乐陵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制糖、藻类生物、红枣深加工等产业,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资金投入,持续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目前,全市拥有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82个... [阅读]

  • 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北方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北方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2023-09-06 14:31:18

       新华社哈尔滨9月5日电(记者于文静)我国首个国家级北方水稻重大科研平台——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5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正式落成,将通过汇聚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北方稻作生产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助力推进产业升级换挡和提质增效。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近年来,中国农科院... [阅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