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市场好不好,永远是一个A面与B面的课题。市场好,几乎所有企业,只要不犯大错误,都可以“顺水行舟”一路上涨,收获市场上涨的红利;市场不好,几乎大部分企业,都很难再顺势上涨,只有小部分掌握“真功夫”的企业,才能逆势上扬。
对于家电产业来说,相对于今年已经过去的“倒春寒”、“盛夏”与“凉秋”之后,今年冬天反而没有往年那么寒冷与煎熬了。在家电圈看来,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厂商对于市场的预期调低,很多企业早就放弃了乏力的挣扎;二是,冬天原本就不是家电市场的战略周期,一旦气温持续降低反而会给厂商带来意外的收获;三是,市场竞争虽然惨烈且白热化,但主要厂商的市场竞争手段越变得理性与可控;四是,家电厂商之间的商业竞争,已经从之前的明争大战走向了暗斗恶战,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一定会减弱,但是市场表面将会趋于平稳。
市场预期,一路下调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梳理最近5年来,甚至10年间的中国家电产业,可以清楚看到的是,整个市场曲线是在稳步走低,中间虽然有几次难得反弹,基本上也无法扭转市场下行的颓势。所以,市场上的主要家电厂商其实对于市场的预期是一路艰难、一路接受,却又一路前行。
正是在这种家电市场整体下行的通道中,面对今年初以来市场又经历一路的意外频发事件冲击之后,其实所有家电企业对于今冬市场普遍不会期待过高。特别是在经历今年的双十一大促之后,整个市场上的厂商们基本上放弃了“无畏的挣扎”,反而变得更加理性了。
不过就在市场一路下行的通道中,家电圈却看到,头部企业的营收规模、市场份额、整体占比,却在逆势上行与稳步上扬。也就是说,这一市场趋势之下,家电产业最终成就了不到10%的企业。这就是商业定律: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数百年来未曾改变过。
市场意外,有好有坏
祸福相倚。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其实惊吓与惊喜往往都是相伴而生的,今年以来市场的走势同样是“一轮下行的意外”伴随着“一轮上涨的惊喜”。即便是一开始不被看好的海外市场,如今也成为不少家电厂商化解规模产能过剩的重要支点;同样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双十一大促,最终却让很多厂商陷入尴尬之中。
越来越多的市场意外,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日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中期的产品研发布局、长期的团队应急作战能力,都需要面向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多变和突变,建立高效而快速的应对体系,从而在意外一旦发生可以抗击风险、减少损失;惊喜一旦出现时,可以快速抢到机会,抢到最大的那块蛋糕。
从今年冬天的情况来看,同样隐藏着意外。一旦天气持续走低,将会催生并带动一大批冬令家电的热销,比如说空调、取暖器、电火锅等大小家电,甚至连洗衣机、干衣机也会受到影响。当然,这只是意外,如果发生之后,相关厂商需要评估一下,能不能抢到商业蛋糕呢?
认清现实、不再迷茫
害怕不是来自于对手的强大,而是自身对于未来的迷茫、看不清楚、弄不明白。过去几年来,大量的中小厂商们都陷入了“迷茫情绪”下产生的乱战与瞎折腾,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是上当受骗,大多数人都没有找到所谓的新出路、新赛道、新支点。
不过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迷茫害怕之后,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商却悄然醒悟: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和努力,也不是对手强大和无敌,而是整个产业的规模、市场的规则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船票早已登不上新船,因为我们的交通方式已经从国道、高速的汽车进入了高铁、空中包机的新时代。
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后,很多家电厂商才突然发现,市场一时的涨跌波动虽然很可怕,但很多时候与自身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大家都是在同一舞台上同涨同跌。现阶段,唯一要做的就是弥补自身的短板,发挥自己的强项、找到自己的小舞台、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毕竟市场这么大,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明争暗斗、大战不止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行业归行业、市场归市场、企业的归企业,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关键还是需要自己想办法,在如此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自己的一方舞台。由此,这也提醒所有厂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下脚步、放慢竞争、忽视对用户的关注和研究。
今年以来,整个一线市场的竞争在企业手段和策略的影响下,策略和态势开始从明争走向暗斗,但是激烈程度却并未放松,反而出现恶意攻击、贬低,甚至诋毁等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表面上看,这些竞争似乎达到了打击对手气焰的效果;实际上呢,最终却让用户感到困惑与不解,透支的却是企业的未来。
市场不休、战斗不止。其实这两年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无论是美的、海尔、格力、海信,还是长虹、创维、TCL,以及方太、华帝,或是京东、天猫,和苏宁、国美,内心都非常清楚: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持续升级,而竞争的复杂程度也在变化,唯有直面竞争的主题不会变化。
对于所有家电厂商来说,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对于个体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夯实现有的团队、产品、营销等竞争基本功,盘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团队斗志。最终让自己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赢得更多用户的需求,最终才能迎接明天崭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