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上市,背后乱象横生
来源:
中国网
日期:2021-04-02
责编:
殷绪江
4年已过,共享经济经历起起伏伏,在充电宝领域初成“三电一兽”(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来电科技和怪兽充电)的局面。在这个赛道,商业壁垒肉眼可见并不高,去年6月29日“小电科技”同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非小电莫属时,怪兽充电却后来居上,试图抢夺第一股的称号。
怪兽充电什么来头?透过怪兽充电宝招股书,我们或许能试图揭开共享充电宝那层薄纱。
“三电一兽”的前世今生
怪兽充电成立于2017年4月28日。 截止目前,怪兽充电已完成6轮融资,总额约25亿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小米集团、高瓴资本、顺为资本、清流资本、软银亚洲、中银国际、高盛中国、云九资本等,值得注意的是,怪兽充电在上市前夕还进行了D轮融资,由阿里巴巴、CMC领投,凯雷(CGI)、高瓴资本、软银亚洲跟投,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元,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占比16.5%,高瓴资本次之,占比11.7%,顺为位列第三,占比8.8%。
有趣的是,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夕最后冲刺,入局共享充电宝的赛道,却投资了一个优步、美团背景下的团队,然而“三电一兽”的小电创始人唐永波、街电CEO原源都带有浓烈的阿里系背景,却没得到老东家的青睐。
回顾怪兽充电成立至今,完全就是一副资本宠儿的模样,不出意外就是顺利上市,独领风骚的剧本,但天公不作美,突然跳出来一个冯一名,公开发文称已在中美两地起诉怪兽充电宝创始人兼CEO蔡光渊,希望对方兑现其此前承诺的“3%怪兽充电宝股份”,招股书显示,蔡光渊在上市前持股6.6%。
冯一名是谁?3%怪兽充电宝股份又是什么缘由?天眼查显示,冯一名,原子创投创始合伙人,前美国愈奇投资(MustangVentures)合伙人,全程参与触动传媒、天地能源、乐友母婴、百润医药等项目。此次公开声讨蔡光渊的理由是因为“出钱又出力”“商业创意计划”“怪兽充电的名字”“出钱带他去深圳参观考察充电宝代工厂和供应商”等都是冯一名等人的成果,而蔡光渊也在2017年微信聊天时承诺给出3%的股份表达知遇之恩。
怪兽成立4年之久,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尽管冯一名称“股权纠纷不会阻碍怪兽充电上市,我想借这个案例,给中国整个创业和投资行业带来一些正能量”,但时隔四年,能一直存好4年前的聊天记录却始终没有要求蔡光渊在法律层面确认股权,直到上市这个节骨眼上才开始维权,着实难猜深意。
怪兽到底赚了多少钱,引得资本吃相如此?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2019年营收为20.22亿元,2020年营收达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2019年怪兽充电净利润为1.67亿元,2020年净利润为7542.7万元,同比下降55.43%。然而营销费用居高不下,2020年的营销费用达到了21.21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7093.8万元。招股书解释,高营销主要是支付给位置合作伙伴和网络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包括入场费和佣金。直营模式下,怪兽充电根据预期收入向位置合作伙伴支付入场费来确保获得点位进行投放,支付的百分比为设备产生的收入的50%-70%之间。而在网络模式中支付百分比要更高,向网络合作伙伴支付的佣金率在75%-90%之间。
此外,怪兽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来自于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占比96.5%,而移动电源销售和其他业务所占无几,“要不是怪兽的充电桩太少了,我实在不想跑大老远还充电宝,傻子才会花99买这个,淘宝五六十就能买个不错的了”张女士告诉投中新消费,作为苹果手机常年缺电用户,充电宝简直是她的救命良药,从“带啥充电宝,外面租个不就行了”到“出门一定要自己带充电宝”她经历了什么?
乱象横生的“三电一兽”
共享充电宝赛道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充电宝进行投放,向位置合作伙伴支付入场费和佣金,减少租店和人员成本,用户使用付款,与位置合作伙伴分成,研发上也无特别强的壁垒。这就使得为什么如今呈现“三电一兽”的局面,谁也无法“剩”者为王。
此次招股书显示,怪兽上市融资将用于业务扩展,以更好地吸引新的选址合作伙伴;劳动力扩张,以获取和保留专业人才;资本支出和对移动电源和机柜的投资以及探索潜在业务以及并购机会和一般公司目的,尽管我们尚未确定任何收购目标。
整个招股书丝毫未提如何切实保障自己品牌的服务,而是显露出不断扩张的野心。
黑猫投诉显示,怪兽充电投诉量已达7106起,已完成6970起;街电投诉量已达2777起,已完成2684起;小电科技投诉量已达8798起,已完成6772起;来电投诉量已达2219起,已完成1666起。这些投诉的背后揭露了共享充电宝的乱象。
乱象1:共享充电宝涨价
学谁不好偏学共享单车,充电宝成本低,如今几乎人手一个,租借大多是图省事,而莫名涨价使得消费者罄竹难书。来电COO任牧曾对媒体谈到,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利益驱动,由于商家在产品上可选择性增多,因而有更大的议价权;二是成本驱动,一些场景需要高昂的入场费,为保证不亏本,运营商只能通过涨价将部分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
据调查,在国贸商城和西单大悦城,街电的价格多为3元/小时,怪兽充电的价格多为4元/小时,小电的价格多为3元/小时。然而市面上一台容量为5000毫安的全新充电宝,价格最低仅需50元。事实上,每个区域的价格都有所不同,但各家充电宝也都有相应提价。
“一次9块,几次连充电宝都买了”“恶意哄抬物价”“没有任何提示就乱收费”正如消费者所言,如果租用充电宝租金高昂,那么便严重与“共享”二字违背,终究是会被时代淘汰。
乱象2:欺诈商家
“给位置合作伙伴提供入场费的佣金”怪兽招股书如是说,显然入场费不是所有商家都给,佣金也是。据悉,像一些高消费的场所,如酒吧 KTV 景区等竞争较激烈的场所,商家要求的分润高而且部分还需要一定的入场费,而佣金也是看店铺情况进行分成,那么小店铺权益如何保证?
“充电宝公司暗地扣除分成金额”“新旧业务交接,不给我几个月分成,还故意拉黑人”“放了一年也没给分成”商家们叫苦连天,所谓的位置合作伙伴也在面临维权难,分成不到账等问题。
乱象3:押金余额难退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暴雷,共享经济一大隐患就是押金、预存款。押金美其名曰“保护企业公司损失的一道墙”,实际上挪用押金进行一些其他用途已经成为常态,而一旦出现押金难退,就是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前兆,押金余额难退难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共享单车。
“退余额一直拖”“各种原因拖延退款”在这个已经习惯用户押金秒到账的时代,共享充电宝拖拖拉拉的状态让人担心。
乱象4:品牌租借点太窄
由于市面上“三电一兽”基本上布局类似,然而租借充电宝本应不受地理位置所约束,初心是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然而现在却呈现出倒打一耙,多此一举的场面。
“无多余卡槽,充电宝还不了,附近没有街电,时间越来越长,扣费越来越高”用户吐槽共享充电宝的租借点是多,但都是不同品牌,基本上一个地方就一个相应的租还点,借充电宝让消费者不敢大范围移动,生怕换位置找不到相应的充电桩。找充电宝租还点过于费劲,而充电宝扣费大多按小时扣费,消费者迟一分钟就要交1h的钱,权益如何保障?
乱象5:研发不投入,恶意收费多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2020年的营销费用达到了21.21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7093.8万元。研发投入少的前提应该为各功能有保障、不出错,然而我们发现,在使用中出现了很多恶意扣费的现象。
“开会员了,租借充电宝还是扣钱”“公司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我们承担”,开了会员却享受不到对应权益,明明放进去了,却还在显示租借,共享充电宝背后的恶意扣费呼之欲出。
乱象6:客服态度差
消费者在联系客服时,客服先是机器人进行解答,点击转人工后客服大多并不能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和机器人的回答内容类似,避而不谈,有时甚至都联系不到相关的人工客服。
“无法归还充电宝,联系客服无法解决问题”“培训不过关,浪费时间”“服务态度差”“客服敷衍不处理”共享充电宝相关人员不作为也是让消费者维权无门,只能在社交软件解口舌之快,长此以往,企业必失民心。
目前,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现在都只是单一的盈利模式,扩大盈利的点也绝对不是靠涨价就能长久成功的,专业化的服务、交口称赞的品质、独具匠心的模式,构建强有力护城河才是制胜关键,怪兽上市,且看他如何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