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环球  >> 查看详情

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与加强监管并不矛盾

来源: 经济日报   日期:2025-03-28  责编: 殷绪江  
分享:
   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赋能各行各业,也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是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人士热议的话题。
  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与加强监管并不矛盾。专家认为,AI从信息智能到物理智能再到生物智能,风险会增加很多倍。与此同时,当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性提升20%至30%,对其本身的求解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陆续发布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的版图,并以其低成本和开放性促进了人工智能在全球的更公平应用,更多中小企业加入进来分享人工智能红利,也丰富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各国与会人士有一个共识,就是推进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要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AI需要通过大量数据学习来提升能力。数据越多,数据的质量越高,系统的能力就越强,未来出现“幻觉”和推理谬误的可能性就越小。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用武之地,既提升了规模化生产效率,又促进了个性化需求满足。
  当前,全球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商数量相对较少,很多大模型获取的数据量虽然很大,但质量较低。如何构建一个完善而成熟的数据市场,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正在统筹开展数据领域规划编制工作,致力于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这将为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应用奠定基础。
  算法透明化是监管人工智能的又一关键环节。对用户而言,既要得到答案,又要知道这个答案的求解之道。例如,在交通和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推理偏差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在教育领域,算法的偏颇会影响教育体系的效能。因此,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要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分类分级管理,快速有效响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企业而言,要保持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
  目前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没有广泛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使得数字鸿沟变成智能鸿沟。弥补智能鸿沟,需要人工智能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探索共通标准,通过对话与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差异性基础上,推动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在国际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形成广泛共识。
  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下是论坛年会与会人士的共识。不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不能自我复制”等红线是永远不能突破的。人工智能的创新要遵守现有的版权、专利、技术等制度设计,而不能置身于人类社会的伦理系统之外。只有将人类的道德价值投射到人工智能领域,才能确保其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刘 亮)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科技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科技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科技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1978751725@qq.com 
本网公告
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
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所有。本网唯一域名(www.hqkjw.cn),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


咨询、采访、合作、投稿等请致电:13911566744(含微信)

     
 
 


 

相关文章

  •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2025-03-26 10:26:31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大脑”和技能执行“小脑”;多台机器人协同配合,在工厂里进行大尺寸料箱搬运……近段时间,多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和创新中心纷纷公布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进展,并持续攻关关键... [阅读]

  • 人工智能打开基础教育新空间 人工智能打开基础教育新空间 2025-03-17 11:18:14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除高校开始纷纷扩招相关专业外,各地也在加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基础教育场景中。业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将打开基础教育领域新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亟须积极应对。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速   人工智能+教育正快速在中小学场景铺开。近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 [阅读]

  •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范人工智能发展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范人工智能发展 2025-03-17 11:14:19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成合成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提供了便利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网上内容、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标识办法》聚焦人... [阅读]

  • 给“AI造”加标识,应对AI作假的有效之举 给“AI造”加标识,应对AI作假的有效之举 2025-03-17 11:12:12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也将同步实施。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突飞猛进,AI生成合成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在丰富信息内容的同时,也成为编造虚... [阅读]

新闻排行榜